索引号: | 2020060832625 | 发布机构: | 柘城县人民政府 |
生效日期: | 2020年4月7日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柘政〔2020〕4号 | 所属主题: | 柘政 |
柘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柘城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 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柘政〔2020〕4号
柘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柘城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
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柘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柘城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
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柘城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4月7日
柘城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助推脱贫攻坚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保障作用,根据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联合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和命名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18〕76号)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全面开展“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为推进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以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农村公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决胜三大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创建主要目标及任务
通过“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活动,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农村公路发展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农村交通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作用,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完成年度县、乡、村道路建设任务,全力推动美丽农村路建设;
(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和危桥改造工程建设任务,安全隐患治理率达到100%,危桥总数明显下降;
(三)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组织机构健全并正常运转,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运转正常率均达到100%,完善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工作机制;
(五)农村公路基本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
(六)等级公路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均达到100%。中等路以上比率不低于75%;
(七)完善落实“绿色交通”试点县建设任务,强力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创建工作;
(八)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健全。
三、创建主要内容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有力。成立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组织领导机构。聚焦我县农村公路发展突出问题,建立“四好农村路”建设长效机制,主要指标纳入县和乡镇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和人员经费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比例达100%,建立农村客运公共财政保障制度。
(二)推进农村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农村公路法治保障体系,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和能力建设指导。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推广信用承诺制度,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和精准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交通运输建设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全面建立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全县20个涉农乡镇(街道)设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路长制”组织机构,落实县、乡、村各级责任。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制度齐全,运转正常。乡镇、村委会作用发挥充分,20个涉农乡镇(街道)的爱路护路乡规民约和480个行政村村规民约制度率达到100%,完善“四好农村路”建设长效机制,主要指标纳入县、乡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三)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便捷高效的农村骨干公路网络、普惠公平的农村基础公路网络,推动县乡公路提档升级,巩固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成果,有序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改善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景点景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
(四)聚焦农村公路管养短板。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9〕45号)、《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和省市有关文件,强力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完善且运转正常,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落实到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纳入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不低于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5%,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
(五)推动农村综合运输服务发展。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客运覆盖范围,建立农村客运政府购买服务或运营补贴机制,实现农村客运可持续稳定发展。推进“多站合一,一站多用”乡镇综合服务站建设。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提升农村物流综合服务能力。
(六)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在获得河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基础上,巩固取得成绩,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探索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完善落实“绿色交通”试点县建设任务,强力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推动“美丽农村路”创建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农村路”。
(七)推进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化。探索农村公路智能化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农村公路综合监管平台,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效能。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快速检测等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农村公路统计精准、规划合理、建设精致、管理高效、养护及时,提高农村交通信息管理服务能力。
(八)完善农村公路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农村公路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农村公路建设市场规范有序,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完善,危桥总数逐年下降。完善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落实多部门联合审核职责。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强化路政管理和执法能力建设,加强路产路权保护,加大农村公路超限运输治理力度。
四、任务分解
县委宣传部、文化广电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负责媒体对“四好农村路”创建进度跟踪报道,典型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做好农村公路+乡村旅游、农村公路+观光农业相关工作的技术指导。
县委县政府督查局:负责“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和“路长制”工作的落实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确保创建工作和“路长制”有效推进。
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负责公路、桥梁及安防工程建设;指导乡村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日常养护工作;配合乡镇及有关单位开展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双违治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落实巡查路长工作职责。
各乡镇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乡村两级“路长制”组织机构和乡村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并确保其设施完善、运转正常;保障辖区内农村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100%;强化辖区内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应急抢修保通工作;牵头做好土地流转、附着物清理,“双违”治理等工作。
发展改革委:负责创建工作及农村公路建设总体规划指导与政策引导,做好项目立项审批“放管服”工作,积极争取各类政策资源。
公安局:为创建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严厉打击涉路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农村客运班线通行条件联合审核机制,落实警务路长工作职责。
财政局、扶贫办、审计局:负责指导“四好农村路”创建的资金筹集和监管,农村公路养护应列财政资金保障落实、建设资金配套及各项补助资金争取;做好贫困村扶贫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的规划、技术指导及发展;监督评审相关资金使用,研究其它相关资金政策;做好公益性岗位的设置、管理和资金拨付等工作。
市场监督管理局、城乡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严格管理公路两侧各类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联合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政府取缔马路市场,杜绝店外占道经营,对于传统集会,选择合适地域进行迁移。
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和特色小镇规划相关工作的指导服务和项目争取及实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批公路两侧建筑物,杜绝在公路控制区内新建房屋。
供电公司、长线局、移动柘城分公司、联通柘城分公司、电信柘城分公司:在公路控制区范围内架设的电缆线杆等设施,按照《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要求,依法拆除或迁移至控制区外。新增或维修管线,要先征求交通部门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实施。
农业农村局:结合“四美乡村、五好庭院”创建活动,做好农村公路+观光农业的开发工作,综合协调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特色农业规划技术指导及发展。
水利局:负责指导沿河公路“三化”问题的排查、整改和监督,实施清水河道建设,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中涉及公路污染扬尘的日常管理。
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园林绿化养护中心:负责指导监督沿公路两侧的造林绿化,配合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环境保护局:负责指导、监督公路沿线工业企业黑烟囱、乱排放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和交通执法体制改革后的人员转岗安置工作。
县房屋征收服务中心:负责公路两侧土地及绿色廊道用地的征用工作。
邮政公司:推进物流资源整合,研究农村物流站场资金支持政策,建制村通物流,制定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标准,构建农村邮政业综合服务平台体系。
发投集团:积极争取相关资金,加大对“四好农村路”创建所需费用的扶持力度。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0年4月)
召开动员会,安排创建相关工作;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和悬挂固定宣传标语,组织开展“四好农村路”专题宣传活动,营造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宣传氛围。
(二)创建实施阶段(2020年5月—8月)
根据任务分解,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交通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任务,各参建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质量。实施过程中,根据序时进度稳步推进,加强日常管理,保证创建效果,同时加强检查调度,及时汇报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
(三)完工自查及市级核查阶段(2020年8月)
由县创建指挥部牵头,组织交通、农业农村、扶贫办等部门,对照“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标准,进行初步验收打分,报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核查。
(四)整改提升阶段(2020年8月—10月)
对自查及市级核查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查漏补缺,采取措施,积极整改,完善提高。
(五)报送申报材料阶段(2020年10月)
经县政府同意后,形成申报材料,报商丘市交通运输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后等待省级遴选。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工作。县政府成立“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指挥部,负责创建工作的统一部署和重大事项的协调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过程中与上级业务部门、沿线各乡镇沟通协调,同时负责各项任务分解、计划制定、工作推进、检查督查、验收考核等工作。
(二)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强化资金保障工作。县政府设立创建专项资金,作为创建工作的以奖代补资金。县财政将应配套的养护资金、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支出等费用列入预算,及时安排到位。
(三)确保创建工作质量,强化督导考核工作。
各参建单位要进一步分解任务,落实具体责任人。各单位之间要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创建工作指挥部要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切实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县政府将本次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指标体系,确保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附件:柘城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附 件
柘城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
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
指 挥 长:路 标(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指挥长:王奕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
张炎耀(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姬艳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余复洋(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局长、深化改革办公室主任)
方海彬(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齐广修(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孙国军(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王改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 震(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刘运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 辉(县公安局局长)
卢训杰(县财政局局长)
李伟峰(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余方林(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医疗保障局局长)
尚全华(县审计局局长)
马复兴(县水利局局长)
潘传军(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吴文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郑绍良(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吉茂仁(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
方 辉(县园林绿化养护中心主任)
周同心(县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张东亮(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张峰杰(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
许心龙(县城乡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史长兵(县房屋征收服务中心主任)
王 磊(县邮政公司总经理)
豆志刚(县发投公司董事长)
申 磊(县供电公司总经理)
杨义勇(县长线局局长)
张亚丹(移动柘城分公司经理)
卜献伟(联通柘城分公司经理)
张秀娟(电信柘城分公司经理)
王凤志(城关镇党委书记)
闫海军(邵园乡党委书记)
李志锋(长江新城街道党工委书记)
黄锦用(浦东街道党工委书记)
马 杰(安平镇党委书记)
刘永涛(李原乡党委书记)
解 耀(皇集乡党委书记)
李传军(申桥乡党委书记)
许士伟(伯岗镇党委书记)
孙国庆(岗王镇党委书记)
刘中利(慈圣镇党委书记)
董刘杰(惠济乡党委书记)
张 军(远襄镇党委书记)
田雷鸣(马集乡党委书记)
钱 坤(牛城乡党委书记)
王东霞(胡襄镇党委书记)
郑清华(大仵乡党委书记)
耿志伟(老王集乡党委书记)
郝茂强(起台镇党委书记)
冯利民(洪恩乡党委书记)
张学良(陈青集镇党委书记)
史云洁(张桥镇党委书记)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姬艳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孙国军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2020年4月7日印发